弘一法师出家前 曾在西湖边立碑
1111说到李叔同,几乎无人不晓。不过,李叔同曾经在西湖边留下一块石碑,碑文是他出家 前手书的,这个典故恐怕知道的人不多。昨天,记者在西湖文献征集办公室里见到了这张珍 贵的石碑拓片。 1111石碑拓片由杭州历史学会的丁云川先生捐赠,共六列十二行。碑文不长,刚劲有力的 北魏笔法力透纸背。令人奇怪的是,碑文落款并非李叔同,而是"吴江柳亚子题"。 1111说来话长。20年前,丁先生在古旧书店淘旧书时,意外发现了这张拓片,一直以来都 当作是柳亚子的作品而珍藏。之后,丁先生在郑逸梅所著的《掌故小札》"冯春航题名冯小 青墓"一文中,找到了这张拓片的来历。 1111文中说,碑文记述的是1915年夏五月,京剧名旦冯春航来杭州演《小青影事》中的 冯小青,观者莫不动容。当时,冯春航请求正在杭州的南社社员指点自己的表演,南社社员 之一的柳亚子说:"盛会难再,我们当去孤山玛瑙坡冯墓前凭吊,为这个薄命的女诗人留个 纪念"。 1111 于是,一行人来到冯小青墓前,由柳亚子主祭。柳亚子为此事题了一篇:"冯郎春航, 能歌小青影事者顷来湖上,泛棹孤山,抚冢低徊,题名而去,既与余邂逅,属为点杂,以示 后人,用缀数言,勒诸墓侧,世人览者,倘亦有感于斯。"丁先生收藏的拓片正是柳亚子所题 的文字。 1111 数日前,杭州西湖博物馆向社会征集与西湖有关的物品,丁先生毫不犹豫地把这张拓 片捐了出来。 1111凑巧的是,三天前,丁先生陪朋友去虎跑游玩,正巧看到了李叔同先生的字迹,李叔 同先生在出家前用的正是北魏笔法,刚劲有力。丁先生翻看了全国佛协林子青先生所著的 《弘一法师年谱》,上面写到:1915年5月,时年36岁的李叔同,"在西泠印社参加南社临时 雅集,与柳亚子等二十余人,凭吊孤山冯小青墓。为书同游诸子题名,立石于墓侧"的记载。 林子青还特意补充说"原碑立于孤山放鹤亭下,冯小青墓侧,字作北魏笔法,虽未署名,一 见可知"。 看到这里,丁先生猛然想起自己捐给西湖博物馆的拓片,立即赶去进行了核对,果然,是 李叔同的笔迹。西湖文献征集办公室的负责人说,李叔同先生出家前所书的碑石极为少见, 有可能仅此一幅。柳亚子的文章、李叔同的笔迹,这两位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合二为一, 给西湖边留下了一处珍贵的历史遗存。 (记者周春燕 杭州日报) (附图:三娘教子中的冯春航) (附图:三娘教子中的冯春 |